碧綠的青通河水從它的腰間穿身而過,緩緩的江流在它的臂彎轉了個圈,巍巍的銅冠山和它遙遙相望,這就是大通,十五年前我被分配到那里的銅陵縣鹽業公司上班,當地人都習慣叫它鹽倉。
時任倉庫保管員的我有一次出于好奇,從一個積了灰的抽屜里抖出了幾塊銅牌,上面印著繁體的“中鹽蕪湖鹽業支公司大通分銷處”字樣。我在驚嘆鹽倉悠久歷史之余逐漸了解到:如果沒有天然良港的區位優勢,就不會哺育出唐初那個有名的大通水驛;如果沒有鹽商穿線作媒也不會滋生南宋時魚鹽交易發達的江南小鎮;如果沒有大通鹽業的一枝獨秀,才不會給清政府吸納一億一千萬兩的鹽稅,更不用說那些深受傳統儒文化浸染的徽州商人們也就失去了施展身手的天地。可見,這里被人們稱為徽商文化綻放華光的一塊飛地,的確歸功于食鹽的順暢流通。
鹽倉的前身可追溯到清同治四年(1865年)設立的鹽稅征收機構,當時叫厘金局及楚西檢局,為江西、兩湖、安徽中路鹽稅征收機構,到民國時成立“皖岸桷運局”后改為“鹽務存放處”,都設在對岸江中有著“小上海”美譽的和悅洲上,到了1950年2月份蕪湖鹽業公司大通分銷處成立,地點遷到了大通鎮老街,是銅陵縣鹽業公司的前身。那時,以礦業起家的市區正處于百廢待興,商業還不甚發達,整個街面上,沒有幾幢像樣的樓房,上級從縣公司抽調了幾個懂業務的人來到了市里,在他們協助下成立的市鹽業公司,除去隨身帶去的幾桿大稱外,也沒有像樣的資產,這個剛剛誕生的嬰兒與當初扶持她的大通鹽業相比,顯得有些嬴弱。
在此后的25年間,古老的鹽倉再次迎來了鹽業運銷史上的井噴期,年銷量近萬噸,覆蓋了周邊六縣一市的600萬人口。但隨著后來陸上交通的崛起,來此漁鹽的客商日漸稀落了;九十年代初,公司搬到了縣城里,古老的鹽倉成為公司兩個運銷站里的一個,至今仍供應附近幾個鄉鎮的用鹽。
走出鹽倉,順著老街光滑的石板路可以到達半山腰,據說當年日本鬼子為了奪取這里的資源,專門沿山開辟了柏油馬路。到了六十年代,為了響應“備戰備荒”的號召,老一輩人把食鹽堆進依山鑿好的幾個深洞里,上面用瓦蓋好,三十多年后鹽被挖出來依然色澤光亮,咸味不改。那懸臥在馬路邊的幾道飛檐因造型別致,又毗臨江畔,如今倒成了人們賞景的好去處。
鹽倉的主建筑是斜躺在夕陽里的三座倉庫和幾幢舊樓,倉庫的門很大,游魚似的張著大口,在吐故納新里舒展著她的身軀。如果光有一個鹽倉還不足以勾沉起往事。不遠處還有一個建于五十年代的樓房,正面墻上有水泥做的五角星標志很特別,它便是裝卸公司。以前還沒用上吊機,每年把將近萬噸的食鹽從船艙卸進倉庫是一件耗費體力的活兒,到了八十年代末,裝卸工人們有了自己的碼頭和吊機,卸鹽就變成了半機械化。每當來鹽時,站在鹽倉的圍墻里邊就能望見水面泊著幾艘形狀怪異的船兒,大點有上千噸一條的。那船頭尖尖的不說,還翹得很高,多半是從海那邊裝鹽過來的。第二天一早,那三五一伙,肩上搭條毛巾的準是卸鹽工人了,他們魚兒似的從小巷深處“游”進了鹽倉,因為老街的巷子都是連通的,一點消息瞬間就傳遍了。工人們把艙里的鹽包碼進網兜里,再由探向江心的吊機長臂把鹽卷上來放到四輪車上,拖到倉庫門口,經工人們扛進庫里,那高過屋脊的鹽包,就像卸鹽漢子的身體疊在了一起。他們大多胳膊粗壯,腿兒圓圓,讓我聯想起艙里魚兒又白又亮的肚皮。“長江的水,大通的小鬼”,一點不錯,自小喝江水長大的漢子們天生就活潑利索。“魚兒”們累了,就找個涼快的地方把汗水揩干,邊上早有自家的媳婦或是子女小心翼翼地遞過毛巾或茶水,也有是送飯來的,用毛巾把裝飯的大瓷缸捂得嚴實,瞅準自家人在休息時就走近去,把吃的東西遞過去。每當看到此景,我會涌起一種莫名的感動,本地人稱他們為“大勞力的”,他們一輩子靠在江邊搬運貨物掙點錢養家糊口,偶爾也會趟到鹽倉邊覓些活兒,在崇尚勞動的年代,擁有一副好身板是他們生活的本錢。
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經過50年的建設,扮靚了,路寬了,樓高了,市民對食鹽的要求也趨向精致、多元與便捷;全市鹽業系統不斷朝著經營規模化與產業多元化的方向發展,2004前,一座占地1.6萬平米,名為“瀾溪山莊”的四星級度假酒店在市公司同仁的精心打造下掘地而起,正敞開胸懷迎接來自省內外的一批批客人。大通現已歸屬市郊區管轄,“瀾溪”是它的古名,這座巍峨山莊就坐落在大通,緊臨合銅黃公路和銅貴公路,建設中的銅九鐵路也過境山莊。
眺望山莊佇立起的方向,那里原本有座門樓的,我的目光仿佛穿越了140年的時空,回到那座古鹽倉的門樓下仔細把玩,企圖使她從戰火的蹂躪下復活;如果能恢復這座儒雅靈動而又徽韻十足的標志性建筑,則能再現當年徽商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化修養,更會讓后人觸摸到他們奮力鍛造鹽商奇跡的脈絡,能記得她原貌的人恐怕都不在世了,這不要緊,百余年后的今天,我們看到在她躺下的地方,鹽業人正用自己的智慧續寫著商業奇跡,他們舞動起瀾溪古鎮的神韻,決不會遜色于古人。
鹽粒雖小卻能調和萬家美味,更能折射時代變遷,不經意間,這城市里的樓房拔節似的在長高,礦石水流般的在傳運,更有八寶之地的稱譽飛上了報頭,登上了飛機,這其間又摻進多少銅都建設者們汗水的咸味呢?他們把如歌的歲月義無反顧地譜入了城市的旋律;有了這座鹽倉,這城市的日子才會變的有滋有味,難怪這些鹽倉喂大的市民們天生就有一股迎難而上的不屈精神,干起事業來勁頭十足。我也為自己是一名鹽業人而感到自豪,畢竟這城市的餐桌上有過我的一份貢獻。
承載了幾代人生活的鹽倉啊,你是海那邊漂過來的一葉小舟,踏過了繁華的節拍,踩過了微弱的鼓點,在歷史的紋路上如輕鴻般掠過,今天,我仍能讀到你無懼風雨嬉耍丹青,你領舞城市邁向更加寬廣的舞臺,并陪伴那些有著鹽溶于水般豁達胸懷的時代弄潮兒,笑招八方賓客,誠引九州資金,欲把新世紀的清明上河圖描繪得更美、更新。
作者:銅陵縣鹽業公司 吳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