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近 瀾 溪
青通河猶如一條玉帶沿九華山脈一路蜿蜒飛奔,它擷來了九華五溪的甘冽,瀾溪就是這五條溪流中的一條,在河水淌進大江的入口處停靠著一個小鎮,她止不住千年旅途的困乏,如今已無力撿起昔日的華妝,恰巧她過去的名字也叫瀾溪,我猜想著現在的她該是什么樣子,是半老的徐娘?還是個待嫁的閨秀呢?
三十年前,我從外地轉學到了這個名叫大通的鎮子,坐在自家后門就能看到江流擁抱河水的樣子,往往是半邊清徹半邊渾濁,令人聯想起《詩經.爾雅.拜水》上的詩句,“河水清且瀾漪……”;瀾溪街,那條用清一色麻石鋪砌的街道,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街面剛鋪成時,那種轟動四方的效應決不亞于現在剛落成的高速公路,那時,我經常見到街上涌來外地的香客,他們滿懷虔誠沿河畔步行,要不了一天就能趕到九華山的寺廟,動身前他們往往會買一些此地的茶干當干糧,那時,因我祖父是做茶干的師傅,我知曉其制作手藝,比起現在來要繁瑣笨拙很多,但是佐料和配方甚至會用到香菇和雞湯,現在已不多見,我也試過用手掰斷后能拉出藕斷處的效果,的確是真材實料,他老人家在世時經常講:一分錢餓死人,一厘錢漲死人;他的薄利多銷的生意經,在今天看來有點儒商的味道。
那時的物質生活還不甚發達,但是鄉間民俗卻熱鬧非凡,正月的鬧花燈和舞龍燈剛過,那些告別了江上的顛簸歲月的老人們就張羅起打造龍舟了,經他們之手盤弄的龍船,條條體態矯健,色澤光鮮;到了端午節這天,整個瀾溪沸騰了,從河面一直排到江心,密密麻麻全是大小的船只,龍舟、彩船、戲船直繞得兩岸觀看的人眼睛酸麻、情緒高漲,鼓聲、鑼聲、號子聲吹皺平靜的水面,水邊出生的漢子一改往日的輕聲漫語,喊起號子來你追我趕,盡顯豪邁,因為經常瞞著大人偷躥到彩船上去玩,我沒少挨過家長的責罵。如今,龍舟競渡活動雖然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節目延續了下來,但從都市里涌來如潮的看船人大多是抱著觀賞來的,他們難有機會踏到船上去與赤搏的漢子一起縱情歡呼,也就不會有當年那種與之同船共舞的感受了。
幾十年后的今天,因為洪澇的泛濫,那個昔日繁盛的小鎮,被周邊地區日漸雄起的陸上交通冷落了,再次踏進那條石板路,在隱約班駁的白墻灰瓦里,你看不到工廠,也聞不到多少現代化氣息,但是那里手工制作老稱的作坊還在,偶然會見到三兩漁民拎著本地制造的小稱,他們沿街叫賣著剛從河里捕到的魚兒;麻油作坊仍沿用老式的榨油機械,產量雖不高,但香味飄得很遠;茶干作坊也沒改過去的做法,每塊干子都用布袋勒得很緊很別致,也有用蒲包裝的,待用木榨擠干了水分投放到鍋里煮,再經鹵汁熬燉,澇出鍋足以勾起人食欲,倒吸引了不少離她三十里地的市區人前來購買,如今有些操作工藝在城里早見不到了,雖說流水線作業產量高,但是要做到精工細料,還是老辦法好。老街的每一塊條石都有過不凡的來歷,老街的每一位居民都見證過繁華,他們大都是上了年紀的,指望著后生們出去闖蕩,好給這里帶來變化。不是他們住不起城里的高樓,而是他們舍不得這里干凈的空氣和日常的閑適,更有別處享用不到的本色雞魚和本色蔬菜,就連那“半邊瑟瑟半江紅”的江水也和別處不同,喝起來甜絲絲的,況且青通河直達九華山的深處,倒能給人佛門凈地的靈氣呢。
投身于老街,哪怕你是再時髦的現代人 ,你也會感受到當地人的樸實,那樸實的笑容如春風拂面,讓你想躲也躲不了,這種笑意還不像來自于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那些“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花源人雖也怡然自樂,可他們見證過繁華與澹泊的變遷嗎?只有親歷過富貴才能視之若浮云,就像這群從古瀾溪走來的人們,他們沉淀在都市繁華的最底層,早就鑄成了笑對人生的心態,無論外表還是內心都泛不起一絲浮躁;從他們身上你總能尋到一些周圍城市里稀缺的元素:淡定、樸實、從容,不象都市人表演著比不盡的欲望,沒有城市里跌漲著對股票和樓市的翹盼,真是城里人不了解城外人的心境啊,到過那里的人免不了會感慨:城市的包裝雖精美卻缺乏內涵,瀾溪雖陋,風神依存。
幾年前我告別了老街,可我時常在夢里見到那條光滑的石板街,如同見到一位素面朝天的女子,她承認自己芳華將逝,是個半老的徐娘,再也不用擔心別人瞧不起自己的淡妝,但她怎會料到,瀾溪人在度過了若干個形影孤單的歲月之后,迎來了新世紀的移民建鎮政策,她的發展轉到了銅貴公路旁的新鎮,隨著幢幢樓房拔地而起,老鎮的精神內核正不斷地被移植到剛剛建成的新鎮里去,新鎮的園林設計口號是“鎮在園中、湖在鎮中、樓在林中、人在綠中”,本著生態與環保建設的和諧理念,那兒的一石一木都呼吸著原始的清新空氣,難怪今年大通鎮獲得了“聯合國人居環境示范例獎”,我們分明看到:那座銅陵人的后花園正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眼底,她那多情的臂彎招攬來無數前來小憩的城里人,讓他們在品味麻油和茶干香味的同時,也能品咂出一段瀾溪人的酸甜百味來,不知不覺里,積垢在都市人心頭的灰塵在溪水中被溶解蕩盡;同時,以產銅而著稱的古銅都卻因瀾溪的流淌不絕而不斷被注入古樸厚重的新鮮血液。
瀾溪在變,變的是更加嬌美的身姿,瀾溪人不會變,不變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古老傳統;一條小溪能折射出一座城市的變遷,我們的身邊流淌著無數條像瀾溪一樣的小河,她們雖幼弱無力,卻飽經風雨,千萬條溪流匯集在一起足以把她們的潺潺低語化為江湖澎湃,給大地增添富饒,而得到瀾溪水滋潤的小鎮——這朵盛開在城市后花園里的奇葩仿佛嗅到了海洋的感召,逐漸融進了現代化的節拍,在拔節似的長高,一座新城正擂響著瀾溪的鼓韻從曾經的滄桑中邁向更加寬廣的舞臺。
“該到她做一回待嫁新娘的時候了”,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著。
耳聞、目睹與口吃
古人造字藝術真的很可科學的,有時想想也蠻有意思。
你比如拿“耳聞”這個詞組來講,當初人們造這個詞是要讓人盡量發揮耳朵的功用;否則的話,耳朵豈不成了聾子的擺設嗎。但是中國的老祖先們是非常講究恪守中庸之道的,一方面要人盡量用好耳朵;一方面告誡人用耳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于是故意給耳朵外面造了一扇門,讓人去猜想——耳朵聽到的東西也能把自己限制在一定的范圍,甚至出不來了。祖先們還怕后人弄不懂這層意思,又編了許多句子作為補充,比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之類的警句,說的都是不要自我局限,要敢于突破自己。
“目睹”,這個詞造得更有意思了。眼看為實呀,怎么可能“堵”住呢。古人怎么了?既提倡要人看,又明示人眼力的短視之處,還要人“放開眼量”,而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森林”;他們是但心后人掉到視野的井底找不到路,所以提醒人們:保持最佳視力的辦法是清除先入為主的一切框框,這樣就不怕近視或遠視了。可見古人在教育后代方面真是煞費心機。
再講講“口吃”這個詞。乍一看會覺得這詞造得別扭,人的嘴本來就是吃東西的,這兩字放一起怎么成了說話結巴的代稱。這是不是古人又借此喻示后人:別貪嘴,吃飽就行了呢?不得而知的東西我們不好去瞎猜;但有一點我相信,昂仗著孔老夫子的博學及對知識的渴求程度,他是完全可以達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的。他沉浸在“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滋味里,想不起來吃肉也有可能。難怪他老人家講起課來如決堤江水一瀉千里,全無口吃的麻煩事。看來,嘴不光要學會吃好東西,同時也要兼顧精神食品的喲。
總之:聞其言觀其行,言為心聲,我們循其音得以窺見更明朗的天空;觀其形揣其意,敞開胸襟,我們搬掉所有阻擋就不會被一切眼疾所障礙;想吃啥都行,但不可失之偏頗,到了該品味精神大餐的時候,也能咂取其中的美味,人生就少了許多結結巴巴的地方。你們說呢?......
學 會 觀 察 自 己
上蒼賜給每個人明亮的眼睛來觀察世界,卻等待我們自己開啟智慧的雙眼來觀察自身。因為肉眼永遠只知道向外看。
有時不免感慨:如果能擁有一雙眼睛能看到自身的不足就好了。這樣,在別人鄙夷的目光對我投來之前,我就改過自新了,豈不更好。
有時不免幻想:世上真有這種產品賣得話,無論多昂貴,我也要買上一個,給他起個名字就叫“自身缺點觀察鏡”吧!
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古人那里,企圖從他們那里翻到答案。那天,無意之中我看到書上赫然印著“吾日三省吾身”這幾個字,于是我象發現新大陸似的繼續搜尋著......“慎獨”―――啊,不錯;這正是我要買的“高科技”產品。我終于不費一文把它們塞入了智慧的囊中。
“吾日三省吾身”,講的是人要善于反躬自問,經常檢討自身的缺陷,以便下次改正。
“慎獨”的意思是告誡人在沒有旁邊人約束的情況下,謹慎對待一切誘惑,恪守不變的處世準則。
上述要求在物質條件并不發達的古人那里能做到真的讓人敬佩。現在,有不少人富裕了,卻怎么也看不住自己的貪婪,甚至視而不見,任其膨脹,從而使人格蒙羞,讓精神迷失。他們的糊涂之舉都與自己平時少了些“反省”與“慎獨“的功夫有關。
要想改變一個人”只會觀察別人,不會觀察自己“的思維定勢,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作到的.
俗語講:“旁觀者清”。要學會全面地觀察自己,就必須學會換位思考,多把自己真實的一面袒露在眾人的目光下,接受旁人的指正,當然自已也要給自身一個公正的評價;這樣才能把握以后的生活不會隨波逐流迷失自我。
比方說,大音樂家貝多芬27歲就耳聾,一個雙耳失聰的人感受不到外面的任何動靜,對于普通人來說將意味著音樂創作生涯的終結。但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幾乎都是在他后半生三十年生涯的耳聾狀態中創作的。他的不幸遭遇恰恰促成了他善于傾聽自心獨白的機遇,他的慧眼看到了自己人性中閃光的東西,那就是不甘心被命運捉弄,勇敢地扼緊命運的喉嚨的不屈精神;他對萬世證明:觀察并捕獲到自身的精神力量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應該說,他的作品的第一聽眾和主人公都是他自己。
上面的例子讓我懂得,一個人觸摸不到外面的世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察覺不到自己的心靈軌跡;一個人沒有朋友并不孤獨,孤獨的靈魂從不肯向身邊人敞開心扉,更不敢正視真實的自我。正因為貝多芬的善于反省自身.欣賞自己.觀察自我,他無數次地擺脫了命運的戲弄,并在自己心靈的沃土上尋到了音樂之神對他的垂青。
對比之下,我們身邊的某些人,一味心醉于所見所聞的外部世界,而忽視內心世界的精神需求,更難得有古人的雅興反省自己.把玩自己;如果讓他們從事藝術創作的話,怕是沒有幾個人會被其作品感動。說不準,等到他們良心發現之日,也會痛罵自己一番的。
學會觀察自己——先人的智慧之所以在今天顯示出無可替代的優勢,是因為它被許多靠此“高科技”而“發家致富”的有識之士所驗證;它能讓我們的生活在豐富中不失章法,在適應中不丟掉本色;相信我們的雙眼會變得敏銳.心窗會擦得更亮.精神會覺得更富有。
夢 工 廠
我們身邊有那么多的人仍在為擺脫饑餓和貧窮而奔波,人來在世上,活得都不容易。現實就這樣,諸多人把夢想復制為現實的工作千差萬別,于是大家一睜眼就看到了世界的忙碌景象,有的為了物質生活疲于奔命,有的為了追求夢想畢竟一生,為把夢的接力傳遞。
和大自然相處,人類總結了無數的經驗,并把他們寫在紙上,一代一代薪火不絕,這些文字的磚塊就被后人用來建造夢想的大廈,必竟一個人力量有限,若不借助前人的觀察就很難把身邊奧秘看得全面,我把人類傳遞經驗的過程用建造“夢工廠”來形容;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夢想,古人講過“大千世界”,在我理解并不是指我們身邊存有看見或看不見的世界好幾千,好幾萬。不同的人眼中就有不同的世界,或者說一個盲人吧,他的觸覺也會告訴他對世界的感知,由于他太過自信自己的感覺,于是他輕易給世界下定義,就有了“盲人摸象”一類的笑話,其實這個故事一點也不好笑,你能保證自己眼見的景象就是真實而非假象嗎?殊不知“坐井觀天”這句話就在告誡我們這些明眼人也不能過分自信,或許夢里的假象才是真的,要不然人怎會用“夢中佳人”來形容美人呢,美人的標準各異,會隨人的夢而變化,再說愛做夢的人也不會輕易講:“奧,這就是事物的真象”。
在大自然的萬千景象里,人要想憑借現有工具窮盡她的奧秘是不可能的,但是夢能幫人描述世界,夢還能帶人游覽無限的時空,我們雖沒有必要窮究真實世界的圖景,但不敢想象,丟掉夢想人活著還有多大意義。
望遠鏡里的世界和顯微鏡里的世界其實都是一個,但因為夢想的不同可以為人提供不同的視角觀察事物,投進不同人的視線里就變成了所謂的“大千世界”了。所以夢不同,世界才顯出生機,夢工廠還是要不停地打造的。
世界的變化很大,現代化的工廠雖很發達,產品也在花樣翻新,但可不可以講,沒有了夢工廠的依拖,就沒有了現實產品呢?沒有夢的世界就像面對冰冷的鋼精水泥,是不會在心中喚起多少暖意的。工廠要生產,夢工廠的產品卻早已出爐了,說不準一覺醒來,會睡出一件專利來,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也不少,正如夢向人展示著希望,也是每個人所希翼的。
假 如 沒 有 文 字
真的想知道那些喜歡舞文弄墨的人生活在怎樣的世界里呢?安徒生的童話文字牽引了幾代人的夢想,馬克斯的文字指引人把理想復制為現實;記得小時候我和一個同學玩得比較知心,他后來考上了清華的碩士生,在我們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我和他發生辯論,他講他是大禹,我講我是大禹精神,我們比試誰厲害,那時他的論點是,沒有大禹就沒有大禹精神,按這樣的順序,我當時占了下風。
我想,如果把這個問題拿到現在來辯論的話,我會有足夠的理由來維護這一論點的,那就是,思想比人厲害,因為人會變,會變老,會變壞,而思想永遠不會變質,就像那句古話講的,帽子下面有人,一種思想要指引人類的社會活動,會有數代人樂此而不疲,所以理想的光芒永遠照耀人間。
講到這里,我們必須擺放一下文字的位置了,有一個問題要澄清,如果沒有文字,這些指導社會實踐活動的思想還會一代代薪火不絕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要忘記,文字的源頭是從社會實踐里得到的,中國的文字來源有象形和會意兩種,顧名思義,象形就是觀其外形,從事物的外在表現去認識它的存在方式,會意就是揣其意境,這一點最難做到,涉及到每個人的后天觀念不同,所以對自然規律的把握程度也不盡相同,俗話不是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嗎?
由此看來,意會,是存在于精神領域的東西,它比文字更能深刻揭示事物的本來面目,不會因社會的動蕩而消逝;文字,只是思考的結果,存在于紙頁和課堂上,往往抵擋不了重大變故的摧殘;可是兩者之間又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沒有文字的鋪墊和傳承,思想也會出現斷代,所以,在歷史的每一個岔道,總會思想的巨擘橫空出世,為的是把思想的斷點焊接上,把思想的小流匯成江何,此類人,在古代被稱之為“秉承天意”的“巫”,能夠與天對話的人,往往兼備天子的角色,黃帝就是此類的代表人物,到了封建意識日漸薄弱的近代,人文關懷,和平博愛等字眼漸漸風行于大小學堂的課本,體現了人類為追求永久和平的終極思想,也反映出人類對大自然探索的自由度大大提升,這些字眼與我國古代“圣者,以德治理天下”的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文字是干什么的呢?不過是維系歷史的鏈條而已,思想是干什么的呢?是鑲嵌在珠鏈上的鉆石,是連接鏈條的焊點,珠鏈因寶石而熠熠發光,社會因理想的指引而撫平創傷。
假如沒有文字會怎樣?誰也不會考慮這個無聊的話題,假如沒有文字,先輩的事跡不會有人看得到,這不要緊呀,你可以聽他講話,可以看他做事,可以溯源歷史見證他的言行,再說了,前輩們是在勞動中不斷與后人對著話,他們可沒那份閑,天天捉筆為自己造書立傳。打個比方:大禹治水的故事不僅僅表現在文字里,它是一種對客觀規律尊從的善意表達,后人記錄下來,為把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理念貫穿整個史冊。我們可以從當年他三過家門不入的淚水里舔到澀澀的苦味,可以講,大禹的故事記在了每個人思想的紙頁上了,永遠不會被抹掉了,這才是對前賢最好的祭奠。
那個名叫大禹的人或許只有一個,但是能夠成功實踐大禹精神的人何止千萬,從這個意義上講,還是思想比人厲害。
假如有一天失去了文字的保護,我們的精神家園會照樣豐富下去,因為我們丟掉了一切形式上的記錄方式,我們憑籍一顆進取之心,完全交溶前輩的思想,用心交流,用心表達,還有什么能難倒我們呢?
(作者:銅陵市公司吳謙)